| ||||||
| ||||||
他2007年身穿戎裝,來到塞北古城山西大同某部隊,2012年,他離開敬愛的部隊和可愛的戰友,脫下戎裝換上工裝,帶著軍人本色,來到中國電建市政集團,開始了另一段精彩生活,他就是年輕有責任心的退伍軍人鄧龍。 守初心 勇擔當 鄧龍離開軍營退伍十年整,在市政集團先后經歷了五個大項目,通過多年現場施工經驗的積累,從一個少不更事的操作手鍛煉成一名優秀的施工管理人員。 他因在部隊學習過汽車駕駛,來到公司后從事土方機械設備操作,當時項目工期緊、任務重,對質量要求更加嚴格,對人力和物力都是不小的挑戰,很多時候設備需要24小時不停工運轉,對設備磨損非常大,在一次交接班的過程中,鄧龍按照慣例對機械設備進行日常檢修和保養,心細的他發現發動機機油油管磨損破裂輕微滲油,如不立刻處理將出現發動機高溫、爆缸爆瓦等危險后果,等待交接班的操作手不以為然地聲稱無礙,不會出現那么極端的事情,他卻堅持檢修好:“問題雖小但如果出現問題也是不容小覷的?!币痪湓捵尷蠋煾祩儗@個年輕的小伙子豎起大拇指,從話語中看出他對手中的機械設備有著孩子般的呵護。 這件事情后,他也不再單純的認為檢修這個工作是“走過場”,而是一項嚴肅的、事關安全甚至生命的日常工作,同時為讓設備發揮最大的效能,每天不管多晚,他都要認真進行檢修和保養工作。 我想許是軍旅生涯磨煉了他鎮定自若、盡職盡責的性格,一個軍人退伍不褪色,都應始終把自己的位置擺正,全心全意投入工作,正是他這種不忘初心,勇于擔當的精神,使他不斷成長進步,慢慢的他從操作手轉到管理崗位上。 在日常生產工作中,他時刻保持安全警鐘長鳴,以最充沛的精力嚴保施工安全,狠抓施工質量,搶爭施工進度,并以工程安全質量作為日常管理的中心工作,立足施工現場,嚴格做好安全質量的把關人。 每道工序施工前,他都會對施工班組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,工作生產中堅決以“三不傷害”為原則,確保施工班組的人員安全、質量安全、設備安全,真正落實“抓安全,保質量,促進度”的生產要求。 在安全生產管理方面,他不斷加大管理力度,及時排除安全隱患,杜絕事故發生,受到安全管理部門的好評。 抗疫情 戰嚴寒 2022年8月鄧龍從福建福鼎項目輾轉到黑龍江綏化污水廠項目,他負責現場施工管理工作。 他面臨的第一項任務就是指揮土方施工,要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完成十四萬方土的開挖,此時正處于雨季,對土方施工造成不小影響。 面對當時復雜的工況,他應付自如,妥當安排施工順序,及時協調各方機械最終完成此項任務。 到了冬季,當地氣溫驟降,短短幾天內從零上降到零下20多度,這將項目的整體建設推入冬施階段,必須在冬休前完成整個廠區越冬保溫防護工作。由于疫情管控,快遞停運,人員物資緊缺,加上風雪嚴寒作業難度非常大,他沒有退縮,本著有困難就想辦法戰勝困難的決心,精心組織作業班組,迎風雪、戰嚴寒、抗疫情、保生產,加班加點的組織施工與寒冬賽跑,為保證生產,積極完成領導交付的生產任務,他不懼困難、勇于進取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,始終堅持在施工作業的一線上,與工人共進退,生產過程中,很多事情他都親歷親為,身先士卒,消殺人員不夠他就親自化身“大白”手持器械進行物資消殺,緊盯進場物資防疫安全,質檢人員忙不過來他就跑到質檢幫忙,緊盯生產質量。 平凡而樸實的他就是這樣,沒有多少豪言壯語,沒有多少承諾約定,十年的風雨滄桑沒有磨掉他的一腔熱血,十年來他立足本職工作崗位,兢兢業業,勇當開路先鋒。 只爭朝夕 不負韶華 鄧龍他不僅是一個退伍軍人,更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,在生活中他主動加強對政治理論知識學習,積極參加黨支部活動。他理想信念堅定,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,協助領導抓好“三會一課”“主題黨日”和集中學習工作,同時他不斷努力提高自己思想認識,堅持每日在“學習強國”平臺學習,提升自我格局,充實自己,使他的施工管理能力得到很大提升。 他日常中與各位同事團結友愛,樂于助人,充分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,遇到問題,他經常積極向老師傅們請教學習,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業務能力,真正做到了“干一行、愛一行、鉆一行”。 鄧龍所帶領的班組因為表現突出,班組力量堅固,工作勢頭足,在2019年先后被《天津工人報》、公司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相繼報導刊登,鄧龍多次當選公司黨員代表,這是領導們對他工作的肯定,也是對鄧龍個人能力的一種信任。 在工作中,他堅定信念、立足本職做行動的表率;在防疫中,他不忘初心,舍己為人做聽黨指揮的戰士,相信跟緊黨的步伐,走在新時代的道路上,鄧龍的人生大道將會越發寬廣。 他沒有豪言壯語,卻做出了成績,沒有英雄壯舉,卻展現出了電建人的忍耐、執著與擔當,他是一名退伍不褪色,永葆軍人本色的退伍軍人,更是一名勤勤懇懇為工,兢兢業業為匠的電建人。 鄧龍在施工現場 | ||||||
[打印頁面] [關閉窗口] |
瀏覽: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