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||||||
| ||||||
提起筆,思索良久,終于在筆尖落腳處留下“音符”這兩個字,或許你會說,在工地上,隨處可見的只有機械轟隆聲,再就是人們扯破嗓子的交談聲,其余的可能再沒有什么能夠和“音符”扯上關系。 其實不然,我倒覺得那此起彼伏的機械轟鳴聲恰似一串串時而高亢、時而沉穩的音符,它們首尾相接,此刻,肯尼亞東南非區域總部基地項目正在譜寫著一曲曲工地的贊歌。 有人說工地的生活是枯燥無味的,其實工地上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。既有高樓平地起的壯闊,也有明月如水下的沉寂。我們工地人是了不起的,我們用一雙雙辛勤的大手,讓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。我們的腳步走到哪里,就驅除了哪里的荒涼,帶去一片繁華和笑聲。 這里沒有大街上的熙熙攘攘,人頭攢動;沒有繁花似錦,紙醉金迷;沒有夜夜笙歌,燈紅酒綠。這里沒有的,沒有成為吸引我的東西,反倒是這里有的才是珍貴。因為我發現了更吸引我的心靈、更值得我關注的寶貴財富,那是我們工地上的另一種至美。 電焊過后,地面上留下了青黑色的痕跡;裝載機輪胎過后,波浪狀的花紋細致的紋理清晰可見;正在鏟土的工友,額頭上滲出細細的汗珠;正在切割鋼筋的工友,表情嚴肅,不允許有絲毫的誤差;正在焊接的工友,戴著防護眼鏡,圍著焊接面罩,看不見表情,卻看得見“作品”,嚴絲合縫…… 工地上機械的轟鳴聲,機械的作業聲,工人的嘈雜聲,玩笑聲,自然的下雨聲,氤氳著每一個細節,像是淡墨的色彩一筆筆涂抹著工地上的藍圖。有人曾聽到過天籟嗎?在這里,我聽見混凝土罐車、泵車發出的聲響刺破了這樣的寂靜;我聽見正午的職工房里,傳來項目經理大聲的命令,不容絲毫遲疑;我還聽見一個夾文件夾的小伙子一邊往前走,一邊在哼唱“你這該死的溫柔……”安全帽下的施工者們,很??;正在質檢的小伙,很棒;還有,那個戴著眼鏡正在放線的年輕人。 他們的爽朗,他們的率真,他們的樸素,甚至,他們的隱忍,他們隨遇而安的平靜中潛藏的與生命、與生活抗爭的頑強,讓我難忘;他們很崇高,但他們的笑容總是那么謙卑;他們在奉獻,但他們從不談奉獻,在工地久了,我才發現,原來扎實的生命才有意義。 我是那么欣賞工地每一頂行動著的安全帽,欣賞帽子下黝黑的皮膚,結實的肌肉,憨厚的笑容……突然間,我不羨慕安逸,不羨慕富足,只想在工地這片熱土上認真生活,拼接藍圖! | ||||||
[打印頁面] [關閉窗口] |
瀏覽: |